“通用语言文字筑桥梁,民族团结之花绽校园”——地理与环境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推普周系列活动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精神,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地理与环境学院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推普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学生分会学习部承办,自9月15日启动至26日圆满落幕,线上线下相结合,全院学生踊跃参与,在学院内掀起一股学说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感悟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热潮。
“方言里的中国”:聆听多彩乡音,共筑统一语言桥梁
活动伊始,“方言里的中国”主题分享会便在各个班级生动开展。各班学习委员积极组织,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们纷纷走上讲台,用标准的普通话介绍自己家乡的方言特色。从吴侬软语的温婉,到东北方言的豪爽,再到粤语声调的起伏,各具特色的乡音通过趣味词汇、特色语调和小故事得以展现。这一过程不仅充满了欢声笑语,更让同学们在强烈的对比中深刻感受到中华语言的多样性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一份份精心录制的短视频,记录了分享的精彩瞬间,也凝聚了同学们对文化多样性与国家统一性的深刻理解。
“中华经典共诵读”:诵读千古华章,凝聚民族精神力量
随后的“中华经典共诵读”比赛将活动推向高潮。比赛在A245教室举行,各参赛小组选取了众多体现家国情怀、民族大团结与奋斗精神的经典诗词、散文和故事片段进行朗诵。同学们精神饱满,声情并茂,辅以悠扬的配乐和得体的肢体语言,将《中国少年》、《民族团结颂》等经典篇目演绎得淋漓尽致。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这场听觉与情感的盛宴,不仅是一场普通话运用能力的竞技,更是一次深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在场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磅礴力量与民族团结的深厚根基。
“民族团结”主题手抄报:笔绘团结画卷,书写共同体情怀
与此同时,“民族团结”主题手抄报创作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学子参与。同学们围绕主题,充分发挥创意与才华,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巧妙结合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在A4纸上精心创作。一幅幅作品设计新颖,内容充实,既有对民族团结知识的科普,也有生动感人的民族故事,还有激励人心的名言警句,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美好愿景的理解与向往。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成果,更是同学们心中民族团结信念的生动写照。
本次推普周系列活动虽已落幕,但其影响深远。它成功地将语言学习、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实践体验增强了全院学生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为构建和谐语言环境、促进各民族同学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效平台。学院将继续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民族团结进步的促进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供稿:地理与环境学院分团委宣传部)
一校一审:黄梦兰
二审二校:熊 苗
三审三校:熊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