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土地科学与专业是2020年教育部获批的全国首个国土资源科技领域本科专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新农科”风口专业。
主要研究土地及其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地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由自然科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体系中研究土地问题的众多学科组成的学科群,是一门以地学研究为基础、以土地要素综合及其产生的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农业与自然资源管理综合交叉学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绵阳、面向四川、辐射西部,旨在培养培养具有宽厚的地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工程技术,能够在自然资源、农林、生态环境等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胜任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工程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和优势:本专业是2020年教育部批设的国土资源科技领域本科专业,属于农学(门类)下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类)下“新农科”的典型代表,本校是四川省仅有的两所开设院校之一,依托学院涪江流域生态与地理信息工程技术中心、国土资源研究中心等平台,深度融合“地学+3S技术”等学科优势,通过“双师型”师资与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土地资源管理—空间信息技术—土地工程实践”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 重点培养川西北地区国土空间优化、耕地保护及智慧农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化学。
三、培养条件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讲师6人;博士13人,硕士4人;硕士生导师4人、副导师8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
本专业建有8个校级专业实验室(详见表1和图1、2),18个校外实践基地(详见表2)
表1 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内教学实践平台
课 程 分 类 |
实 验 室 |
实 验 设 备 / 软 件 |
土地信息技术 |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测绘实验室、遥感应用实验室、地图实验室、GIS数据服务中心 |
MAPGIS地理信息处理软件、遥感影像处理操作系统、地物光谱仪、农用无人机、普通型全站仪、手持GNSS接收机、手持GIS采集系统 |
土地整治工程 |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实验室 |
三维GIS平台、无人机遥测系统、智能型湿法大量程激光粒度分析、植物污染胁迫监测仪 |
土壤化学 |
环境分析与监测实验室 |
土壤取样套件、便携土壤分析仪、土壤团聚体分析仪、总有机碳分析仪、土壤紧实度测定仪、土壤、肥料养分检测仪、土壤温湿度计、便携式反射光度计—土壤养分、水质测定仪 |

图1 测绘实验室

图2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表2 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外校外实习基地
绵阳市农业农村局 |
绵阳涪地土地勘察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绵阳市生态环境局 |
绵阳杓东空间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
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四川均辉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绵阳市国土资源局 |
四川图信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四川侧立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四川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 |
四川丽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 |
四川天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四川省地矿局九〇九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
北京超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四川省煤田测绘工程院 |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四、毕业学分要求及主要课程设置
本专业毕业学分要求见表3,主要课程设置见表4。
表3 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 |
课程类别 |
学分要求 |
通识教育 |
通识必修(必修) |
37.5 |
通识选修(选修) |
8.0 |
专业教育 |
专业基础课(必修) |
24.0 |
专业主干课(必修) |
40.0 |
个性化教育 |
专业方向课(选修) |
13.0 |
专业拓展课(选修) |
8.0 |
实践教育 |
创新创业教育(必修) |
2.5 |
专业实践(必修) |
22.0 |
合 计 |
155 |
表4 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
课程类别 |
专业基础课(必修) |
普通化学、现代农业概论、自然地理学、土地科学概论等 |
专业主干课(必修) |
测量与地图学、土地资源学、土壤学、水土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地信息建模与智能分析、土地管理学、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生态学、土地整治工程等 |
专业方向课(限选) |
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方向:水土保持学、无人机航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人工智能与土地信息 |
土地工程技术方向:土地退化与防治、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土地工程管理、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
五、主要学术资源
本专业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科研生态链,形成显著学科优势,近3年获批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6项(自然资源部专项2项)、市厅级项目20余项;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生态修复工程设计等横向技术服务项目40余项(见表5),服务覆盖川渝地区15个市县;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SCI/SSCI高级别论文40余篇、CSCD论文30余篇;出版《涪江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绵阳市土地资源》、《阿坝州土地资源》等专著10余部(见图3),其中《梓潼县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成为四川省乡镇国土整治技术范式。

图3 代表性专著
表5 代表性科研项目
级 别 |
科 研 项 目 |
国 家 级 |
汶川地震损毁山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微生物协同固碳机制研究 |
汶川地震损毁山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研究 |
干热河谷山合欢和银合欢与土壤微生物的差异反馈机理 |
省 部 级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油用牡丹籽及牡丹籽油品质无损检测机理与模型研究 |
特异性固定化生物炭功能菌在农田土壤改良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 |
龙门山地震带受损生态系统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
锰污染场地“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 |
市 厅 级 |
广元市“成渝地区能源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助推三线建设的研究与策略建议 |
涪江流域县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
低碳背景下绵阳市低碳农业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乡村振兴战略下成都平原经济区县域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
低磷胁迫下豆科植物生长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
技 术 服 务 项 目 |
小型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咨询服务 |
绵阳市优化国土空间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研究 |
核桃园田园综合体规划编制项目 |
绵阳市游仙区凤凰乡凤凰村、永清村、花苗村、五里村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评定 |
平武县同兴选矿厂地块污染土壤修复 |
绵阳市安州区“十四五”农业产业规划项目 |
安州区兴仁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
梓潼县乡镇级片区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 |
江油市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 |
绵阳市游仙区、涪城区10个土地整治项目占补平衡系统备案采购项目 |
彭州市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内业矢量数据采集 |
六、毕业生就业去向及主要考研专业、学校
毕业生就业去向为各级自然资源、国土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水保、住房城乡建设等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考研的对口专业主要有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土壤学、土地资源学。考研的主要学校有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及其它高校。